「我是非典型師大人」,5年前從台師大生科系畢業的林藝說,她因為熱愛生態就讀生科系,發現研究不適合她,後來選擇教育學程,但沒幾年又不當老師,短短5年就從事10份工作,但透過不斷嘗試,決定全職為「寶島淨鄉團」付出,今受邀至台師大畢業典禮演講。5年前成立的寶島淨鄉團,是因林藝在成功高中擔任實習老師時,一位學生對她說「老師,妳上課講了好多守護環境的例子,那你有沒有做過什麼呢?」讓她開始反思,如果連在乎大自然的她都不行動,那誰要行動?因此與生科系同學成立「寶島淨鄉團」,至今已辦了30場活動,累積號召4000多人守護環境。而過去常被認為較傳統的台師大,繼去年去年邀請29歲「台灣童心創意行動協會」創辦人許芯瑋,今年邀27歲的校友林藝以「拚命,是為了做自己」演講,由於演講主題貼近同學生活,結束後全場掌聲十分熱烈。台師大上午舉行畢業典禮,邀請校友林藝演講「拚命,是為了做自己」。記者曾吉松/攝影 分享 facebook 林藝表示,其實離開蘭嶼高中、不當老師後,家人也對她說過「為何不當老師?」但她認為老師不是她想要的樣子、想要見識社會及認為自己應有視野後再來教,才是一個對自己也對學生負責的老師。但工作並不是一帆風順,林藝說,5年內從事10分工作,還曾被資遣過2次,她開始迷惘「為何僅利用下班時間從事寶島淨鄉團,可以做得那麼好,但去上班,卻弄成這樣」;甚至認為自己不是媒體稱的「未來大人物」、而是「未來大廢物」。她思考「我是誰」,開始分析自己,發現想要成為的樣子,無法透過工作得到,應該為自己創造。而她便全職投入過去「寶島淨鄉團」,希望持續經營,未來更打算成為社會企業永續經營,讓更多民眾關注環境議題。5年時間會覺得浪費?林藝表示,如果可以重來,還是會選擇當老師,畢竟要試過才知道自己適不適合,但希望縮短中間徬徨的時間。有時休息只是在家無所事事,但其實要透過思索自己未來的路,才是重要關鍵。「我是非典型師大人」,林藝說,曾經修過教育學程、擔任過老師,但最後沒以老師做為職業,「這應該是師大邀我演講的原因」,雖然她還在路上,卻有著準確的目標往前進。台師大上午舉行畢業典禮,邀請校友林藝演講「拚命,是為了做自己」。記者曾吉松/攝影 分享 facebook

7375D7AC931A5AFF
arrow
arrow

    adrianmfk16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